20个有关官的小故事大全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个关于官的睡前儿童故事,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儿童故事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):
有只饿狼,在森林里找东西吃,没想到脚踏空,掉进了猎人的陷阱。它在陷阱里转过来转过去,就是没法跳出来。
救命啊!救命啊!饿狼大声地叫唤起来。
这时候,有只山羊从这里经过,狼把鼻涕把眼泪地说:救救我吧,善良的山羊,我死在这里没有关系,可是我家里还有大群孩子啊,它们会饿死的。
山羊说;不行,我救了你,你会吃了我的。
狼说:我向你保证,只要你救了我,我绝不伤害你。
山羊经不起狼的苦苦哀求,它就去找了根绳子,头缠在自己的角上,头扔下陷阱去,把它从陷阱里拉了出来。
狼得到了自由,就想立刻扑到山羊身上大嚼顿,但又觉得应该对山羊说几句话,它说:善良的山羊,你既然救了我的命,现在我饿得快要死了,请你救命救到底吧!
山羊说:你刚才不是保证不伤害我吗?
狼说:可我天生就是吃肉的,怎么可能放过眼前的美食呢?
山羊气得句话也说不出来了,就在这时候,山羊看见只兔子走过来,就说:聪明的兔子啊,请你来评评这个道理吧!
兔子听狼和山羊讲了事情的经过,说:你们两个说得都很有道理,不过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请你们把刚才的经过表演遍给我看,我才能做出判断。
于是,狼重新跳下了陷阱,山羊正准备拿绳子,兔子对山羊说:我们走吧,让猎人来收拾这忘恩负义的家伙吧!
山羊和兔子离开了这个坏家伙!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2):
1庆贺升官的故事一个人升了官,亲友们都来向他庆贺。
他看见这么多人来奉承他,立刻骄态溢于眉宇,目中无人起来。后来,他碰到了老朋友,也目高于顶,不屑和他们打招呼了。
“你是谁?”他问一个老朋友。
“上帝呵!”这个很机警的朋友叹息着,“我非常替你担忧,一个人一旦显扬成名,他立刻会失去视觉,失去听觉,失去记忆,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。”
2庆贺升官的故事点评一个升了官有了权力,就开始骄傲自满了,不想和老朋友做朋友了,一个人一旦显扬成名,他立刻会失去视觉,失去听觉,失去记忆,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。当身边都是阿谀奉承的朋友,没有真心对待你的朋友,你就分不清谁是你真正的朋友,当你什么都没有时候交的朋友会真心很多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3):
1五官的故事五官指的是耳朵鼻子嘴巴眼睛眉毛,有一天,故事里的主人公的五官竟然都逃走了,这是怎么回事呢?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内容吧。
一天,我的嘴巴对我的耳朵说:“耳朵,我们逃走吧!”耳朵满心疑惑地问:“为什么?”嘴巴劝它:“你啊想想,人类发明的汽车光为手脚着想,他们根本就不理会噪音听多了会伤害你。”说完,嘴巴就逃走了。不一会儿耳朵也逃走了。
耳朵逃走后,劝鼻子也逃走:“鼻子,你也根我们逃走吧!”鼻子问:“为什么?”耳朵说:“人类对树木乱砍滥伐,让你呼吸不到新鲜空气,你还待着干啥?”于是,鼻子也逃走了!
鼻子逃之前,劝眼睛也逃走:’人类乱砍树木,导致沙尘暴,都把你给蒙住了,多疼啊!“眼睛想了想,也根着逃走了。
五官逃亡后,人们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,就把汽车排气管的声音改成好听的竹笛声,把汽车尾气处理成清新,无害的气体。后来,人们又补种了许多树木,把沙漠都变成了绿洲。
2五官的故事点评原来故事里小主人公的五官之所以会逃走,是因为人类的很所作为都在伤害他们,所以他们准备逃走了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生活中应该要好好爱护环境哦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4):
伟大的外交官的寓言故事晏子奉命出使到楚国,楚国人看晏子身材矮小,故意不开大门,只开旁边的小门让他进城。晏子知道楚国人故意侮辱他,便不肯进去,说:“出使到狗国才开狗门。今天我是到楚国,不应该走这个门。”带路的人才开大门让他进去。等见了楚王,楚王便故意讥笑他说:“齐国难道没有人才吗?为什么会遣你来?”晏子回答说:“齐国的国都很大,人民多到张开袖子便足以乘凉,流汗便像下雨,怎么会没有人才?”楚王又问:“那为什么派你来?”晏子回答:“齐国派任大使,是看情形而定的。贤能的人出使君主贤明的国家,不贤能的人出使君主不贤明的国家;我是所有外交使节中最没有才干的人,所以被派到楚国来了。”
2伟大的外交官的寓言故事点评晏子以他举世无双的口才,把楚王不友善的嘲讽不客气地驳回,不但为自己出了一口气,也替国家争了光,真可以算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官。我们接待客人,应该殷勤而有礼,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,不可以像楚王一样言语尖酸刻薄,结果到头来不但讥笑别人不成,反而自取其辱,骂了自己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5):
拜门是中国古代官场上的陋习,其实质是一种依仗权势而互相拉拢、利用的手段,以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目的。
拜门只是建立一种名义上的师生关系,门生并不计较被拜为老师的辈分、年龄、人品、学识,只要有权有势就行。
拜门经他人引荐后,呈上门生帖子,并交纳一笔丰厚的礼金,再行拜师礼。门生帖子要写清双方姓名,自愿建立师生关系等内容。拜门以后,门生就可以凭借老师的权势在官场上春风得意,步步高升。自愿为门生者想攀附权势人物,而老师也想广收门生以捞钱。有的官员为了敛财,竟不惜屈尊倒拜门,即登门到所认门生的家中强行行拜师礼。
光绪年间,有个家居汉口的侍郎,当地一周姓富翁想让其子拜他为师,并准备银币百元为礼金。后来周某见侍郎居处俭朴,怀疑他是个骗子,犹豫不决。侍郎正为花销太大犯愁,所以想尽快收此门生,他让介绍人领着,亲登周宅,威逼周某让其儿子行拜师礼,侍郎则携钱而归。其实,收富家子弟为门生,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流行了。
晚清官场中还有拜断、缴帖的规矩。如果门生平步青云,官居老师之上,门生就要持帖子拜老师之门,名曰拜断,告知往日的老师,解除师生关系,老师则要把当初收的门生帖子交还门生,是为缴帖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6):
杰瑞是一个聪明的警官,无论碰到什么难题,总能迎刃而解。有一日,三位女士为了芝麻大的事。大吵大闹来到JC局。她们你一言我一语,谁也不肯让谁先说,吵得险些把房顶都要掀翻,连局长都没有办法。
杰瑞说了句:“请你们中心年纪最大的一位先说吧。”
话音刚落,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7):
儿子回家来,得意洋洋宣布:“我升官了。”我看看同样莫名其妙的妻子,笑着问儿子:“你升什么官了?”儿子伸出一根食指:“我原来是副营长,现在当正营长,是一把手呢。”妻扑哧乐出声来,好有自豪感地瞅瞅儿子,再看看我。
放暑假后,读小学的儿子进了一家夏令营,因他胆子贼大,活泼,又爱管闲事,当时被指导老师任命为夏令营“副营长”。我饶有兴趣地打听原委:“你原来不是副营长么,怎么转正职啦?”儿子在客厅里趾高气扬地背着手大踏步走了几回合,手舞足蹈气势磅礴地开始演讲:“方舟子当正营长老欺负年纪小的同学,群众意见很大,大家一致要求罢免他的官职。哈,我以最高票数顺利当选为正营长。”看儿子绘声绘色描述细节,我和他妈笑得要命。嘿,小家伙,电视新闻可没白看,动不动用上了诸如“群众意见”、“罢免”等新名词。营长看我们开心,小手一摊,毫不含糊地说:“爸爸,给我100元。”我有点糊涂:“夏令营的钱不是一次性交完了么,又要钱?”营长嘴一瘪,很不满地说:“爸爸,我升官了,多少也得去肯德基摆一桌,请那些大力支持我工作的同学们吃一顿吧。刘洋说,他爸爸从副局长升到正局长的时候,包下一家酒店,摆了几十桌酒席呢。”妻的脸色僵住了,我则傻呆呆愣住了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8):
清朝时候,枝江县的县官听说杜老么聪明机智,深得民众赞赏,很是嫉妒,一心想整治他一下,以显示自已的才智在他之上。
于是县太爷命人把杜老么找来说:都说你聪明绝顶,本县倒想试试你到底有多大能耐,你敢跟本县打官司么?
杜老么说:跟您打官司得到荆州府,我孑然一身,连半文钱都没有,怎么能够上路呢?县老爷见他神色黯然,毫无斗志,以为是没有胆量跟自己较量而找借口,随即说道:你有半文钱就敢上路吗?那好,来人哪,斩半文钱给他!手下马上就把一文铜钱斩成两半。
杜老么接过半文钱立即就上路了。到了荆州府,杜老么状告枝江县老爷:他身为百姓父母官,竟然将乾隆通宝劈为两半,如此目无王法,胆大包天,即使不斩也应该先撤官!
那县太爷现在还自鸣得意呢,到现在还不知道上了杜老么的当。
大道理:
对付那些居心叵测之人,就应该釜底抽薪,从其本身的言行去找漏洞,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,他再想抵赖恐怕也是无济于事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9):
北宋时,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,为人专制蛮横,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 "登"字,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"登"字同音的字。于是,只要是与"登"字同音的,都要其它字来代替。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隐讳,便要被加上"欺侮地方长官"的罪名,重则判刑,轻则挨板子。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"登"同音的字,都遭到鞭打。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。遵照以往的老例,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,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。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,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。 可是这次,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有为难。怎么写呢?用上"灯"字,要触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0):
官员和哲学家的寓言故事一位名流和一位智者一起闲聊,东拉又西扯。
名流说:“君能洞悉人们的心底,恰似熟知一本成册书籍。以君之博学又多识,愿君教我一条道理。我们每创办一项事业(无论是法庭,还是学术组织),不学无术之辈马上往里挤,我们连察觉都来不及。请问这是什么道理?难道我们无法把他们抵制?”
智者回答:“确实无法抵制。一个组织犹如一所木房子!”
“木房子?这是什么意思?”
“日前我修造了一所木房子,我还没有来得及搬进去,蟑螂却早已在里边繁殖生息!”
2官员和哲学家的寓言故事点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做事情的时候,比如法庭或者学术组织都是没有办法避免不学无术之辈的。就像是新修的木房子一样,最开始出现的肯定是蟑螂之类的,这个是没有办法避免的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1):
庆贺升官的故事一个人升了官,亲友们都来向他庆贺。
他看见这么多人来奉承他,立刻骄态溢于眉宇,目中无人起来。后来,他碰到了老朋友,也目高于顶,不屑和他们打招呼了。
“你是谁?”他问一个老朋友。
“上帝呵!”这个很机警的朋友叹息着,“我非常替你担忧,一个人一旦显扬成名,他立刻会失去视觉,失去听觉,失去记忆,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。”
2庆贺升官的故事点评一个升了官有了权力,就开始骄傲自满了,不想和老朋友做朋友了,一个人一旦显扬成名,他立刻会失去视觉,失去听觉,失去记忆,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。当身边都是阿谀奉承的朋友,没有真心对待你的朋友,你就分不清谁是你真正的朋友,当你什么都没有时候交的朋友会真心很多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2):
有一天,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眉毛聚在一起开会,前面三位故意与眉毛过不去。眉毛有什么用?凭什么要在我的上面?我眼睛可以看东西,如果我不工作了,人们连走路都会发生问题。眼睛说。
眉毛算什么?怎么可以在我的上面?我鼻子可以闻各种气味,如果我不工作,饮食就没有味道。鼻子也不服气地说。
五官中要算我嘴巴最有用。我如果不吃东西,谁也别想活。我应该在最上面,眉毛最没有用,应该在最下面才对!嘴巴毫不示弱地说。
眼睛、鼻子、嘴巴,都向眉毛愤怒讨伐。
眉毛听后,想想觉得也对,低下头说:你们大家说得很对,我确实是最没有用的,我就在你们下面吧!
【大道理】:群体是由个体构成的,每个个体都在群体中发挥着作用。只有互相协作,各自贡献一份力量,才能做好一件事情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3):
杰瑞是一个聪明的警官,无论碰到什么难题,总能迎刃而解。有一日,三位女士为了芝麻大的事。大吵大闹来到JC局。她们你一言我一语,谁也不肯让谁先说,吵得险些把房顶都要掀翻,连局长都没有办法。
杰瑞说了句:“请你们中心年纪最大的一位先说吧。”
话音刚落,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4):
乌干达东部一座小镇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绑架人案。8岁女孩卡洛琳在家门口玩耍时,被邻居用布捂住她的嘴带走了。几天后,警方在其住家附近的田地里发现了卡洛琳的尸体,她的舌头被割掉,遗体残缺不全,警方相信卡洛琳已成为乌干达巫术的牺牲者。
被取器官女孩卡洛琳的父母拿着她生前照片,缅怀女儿。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,许多当地人崇拜巫术,他们相信用器官来祭拜神灵可以带来健康和财富。因此遭到绑架害并割取器官的受害者越来越多,其中又以儿童为主要受害者。乌干达警方对此进行正面宣导,希望民众提高警觉,并成立了一支反祭祀工作组,以防止类似的残忍事件再度发生。
巫医Musa Nsimbe坐在家里。
警官Moses Binoga(左)和副村长Margareth Kabuye(右)提醒民众儿童被当作祭品害的问题。根据美国国务院本月公布的报告,美国花了50万美元培训2000名乌干达警方于去年调查人口贩卖和屠仪式案。民众则抱怨乌干达JC和法院贪污情形严重,使得活人当祭品或者被后割取器官的案件无法遏止。
近些年来,乌干达绑架人并割取器官案件的发生率有所上升,被割取的器官往往是面部器官或者生殖器,且多发于儿童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5):
一只狼咬牙切齿地抱怨狡猾的狐狸偷了他的东西。狐狸失口否认。猴子法官就让他们各自申诉。被告狐狸首先说:“狼,你自己清楚,你什么东西也没有丢。你,贪得无厌,你自己就是贼!”
被告这样反驳原告。猴子法学大博士兴灾乐祸:
“这种矛盾实在太好啦!”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6):
杰瑞是一个聪明的警官,无论遇到什么难题,总能迎刃而解。
1 有一天,三位女士为了芝麻大的事。大吵大闹来到JC局。她们你一言我一语,谁也不肯让谁先说,吵得几乎把房顶都要掀翻,连局长都没有办法。杰瑞说了句:请你们中间年纪最大的一位先说吧。话音刚落,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。 2 某日,一名男子试图制造一件轰动全国的新闻,便爬上纽约国际贸易中心大楼,往楼顶上一站,做出要跳下去的样子。很快,楼下围满了人,包括JC、医生和记者。局长和警长轮番喊话,并试图救险,那名男子却大声威胁道:别过来啊,谁要是过来,我就跳下去。 僵持片刻后,杰瑞带了一名医生走上前,只说了一句话,那名男子便默默地下楼了,杰瑞说的是:我不是来抓你的。是这位医生要我来问问你,你死后,愿不愿意把尸体捐献给医院? 3 星期日,在闹市区的一个路口,有一名持不同政见者正在发表演讲:如今的政治腐败透顶,我们应把众议院和参议院统统烧掉。行人越聚越多,堵塞了交通,JC赶到时,秩序大乱,无从下手。杰瑞大叫一声:同意烧参议院的站到左边,同意烧众议院的站到右边。只听刷的一声,人群顿时分开,道路顿时畅通。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7):
杰瑞是一个聪明的警官,无论遇到什么难题,总能迎刃而解。
1 有一天,三位女士为了芝麻大的事。大吵大闹来到JC局。她们你一言我一语,谁也不肯让谁先说,吵得几乎把房顶都要掀翻,连局长都没有办法。杰瑞说了句:请你们中间年纪最大的一位先说吧。话音刚落,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。
2 某日,一名男子试图制造一件轰动全国的新闻,便爬上纽约国际贸易中心大楼,往楼顶上一站,做出要跳下去的样子。很快,楼下围满了人,包括JC、医生和记者。局长和警长轮番喊话,并试图救险,那名男子却大声威胁道:别过来啊,谁要是过来,我就跳下去。
僵持片刻后,杰瑞带了一名医生走上前,只说了一句话,那名男子便默默地下楼了,杰瑞说的是:我不是来抓你的。是这位医生要我来问问你,你死后,愿不愿意把尸体捐献给医院?
3 星期日,在闹市区的一个路口,有一名持不同政见者正在发表演讲:如今的政治腐败透顶,我们应把众议院和参议院统统烧掉。行人越聚越多,堵塞了交通,JC赶到时,秩序大乱,无从下手。杰瑞大叫一声:同意烧参议院的站到左边,同意烧众议院的站到右边。只听刷的一声,人群顿时分开,道路顿时畅通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8):
文/赵元波
1057年,22岁的苏轼和19岁的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带领下进京赴试,在仁宗皇帝举行的殿试考试中,双双考中进士,名震京师,可谓少年得志。当时的大文学家、宰相欧阳修在读到苏轼的文章时说:看他的文章,我的汗都快下来了,再过三十年,就没人知道我了,而只知道他了。仁宗皇帝更是高兴地说:我今天为儿孙选了两个好宰相。苏辙和苏轼兄弟俩考中进士后在京城任职做官官,苏辙任尚书右丞,苏轼任翰林学士丞旨。兄弟俩为人正直,廉洁奉公,对于那些跑官要官者一概拒之。兄弟俩有一旧交,想攀上兄弟俩这层关系谋得一官半职。在苏辙那里苦苦求情,没有如愿,便满怀希望转到苏轼这边来。他说:我想谋个职,请你帮忙说几句话。苏轼未置可否,却向这位旧友讲了个故事:有个穷人去盗墓,先掘开了左边的那一座坟,坟里的死者皮包骨头,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里。他说:我是伯夷,就是饿死在首阳山的那个人,我没有钱。盗墓的人想想也是:饿死的人身上会有钱吗?于是就准备去挖右边那座坟,伯夷好心相劝说:那是我的哥哥叔齐,我这个做弟弟的瘦成这个样子,他会有钱吗?听完了苏轼的故事,这个人明白了,苏轼是拿这个故事打比方再告诉他:伯夷是苏辙,叔齐是自己;苏辙满足不了你的要求,我苏轼就能满足吗?还是不要再说了吧,帮你当官做说客,这个忙我不能帮!朋友会意,竟忍不住笑了起来,不在为难苏轼兄弟俩。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19):
有次,个绸缎贩子从平壤动身去赶集。他带着三十小卷绸缎,骑上驴子就走了。他走到半路上,天黑了,附近既没有村庄,又没有荒废的房子,只有离开大路不远的地方,矗立着座坟墓。坟墓四周围绕着很宽的墙,在坟墓两旁站着两个石头人。
贩子决定在这里过夜。他把绸缎卷捆在起当枕头,躺下就睡着了。疲倦的旅人睡得很熟,等到他醒来,看见头枕着的不是绸缎,而是块大石头。
贩子哭了起来。他既没有钱,也没有货,不知道怎样才能养活自己家人。
不幸的人想了很久,到底怎么办呢?后来他决定到附近的村庄里,去向法官告状。可是这村庄的真正法官到汉城去了,要在那里待很久。因此居民让个老头子代替他做法官。这个老头子和其他人样,是个普通的农民。
不过他的公正和聪明是有名的,所以人民都很尊敬他。
老头子听完贩子的控诉,就问他说:你在坟墓附近,没有看见谁吗?
贩子回答说:没有看见。坟墓两旁就站着两个石头人。
那就把石头人搬到法庭上来吧。他们可以做见证人。
农民们都惊奇起来:他们的法官是不是发疯啦?哪里见过有让石头人到法庭上来做见证人的?不过跟法官不能争辩。老头子怎么说,大家就怎么做了。
全村的人聚集在幢房子门口,老头子正在房子里公正而又严厉地审案。大家都想听听法官怎样审问石头人。
官的睡前儿童故事:(20):
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宋朝时候,有个人名叫田登,平时与人交往十分挑剔、苛刻。后来,他当官做了郡守,那架子更大、脾气更凶了,在老百姓面前摆谱摆得出了格。平时最忌讳别人说出他的名字,而且凡与他名字中那个"登"字同音的,都得换个说法。比如说"蹬"字,只能说"跳","登高"只能说"上高"。这还不算,老百姓用得最多的一个"灯"字,也被换成"火"字。谁要是一时疏忽说了"灯"字,那可就要倒霉了,一顿揍是少不了的;若遇上田登大人再有什么情绪不好,那恐怕还要罚款、革职什么的。反正,当地老百姓以至于他手下的办事员、小官吏、士兵都为此吃了不少苦头。
到了元宵节,按老传统要闹花灯了。州府传下命令,可以放花灯三天。可是他手下的人怎么敢写"放灯"呢?想去想来,只好写出了这样的公告牌:"郡守传下令来,按传统习惯,州里放火三天。"
那广告牌写好后,高高悬挂在闹市街头,过往百姓围在广告牌前,议论纷纷。人们讽刺说:州官可以放火,百姓不能点灯。
本来这只是统治者专横霸道作风中的一件小事,可是老百姓却利用"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"这句话的双关义,讽刺揭露他们目无法纪、为所欲为的行径,而老百姓呢,连一点正当的行为也常常受到百般限制与刁难。